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师资队伍 > 教研团队 > 正文
王燕

发布时间:2020-07-23 浏览量:

名:

王燕

科:

植物保护

业:

植物病理学

位:

best365网页版登录官网

址:

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铭贤南路1号

编:

030801 电话/传真:0354-6285018

Email

yan314319@163.com

一、 个人简历

王燕,女,吉林长春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山西省现代农业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365岗位专家,Biological Control期刊审稿专家。主持及参与项目1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Letters in Applied Microbiology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Plant DiseaseCrop ProtectionEuropean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和植物病理学报,园艺学报,中国生物防治学报,中国中药杂志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5篇,目前主要从事农药的微生物降解机理与植物病原真菌学相关的研究工作。

二、 学习工作简历

学习简历

2013 - 2016

吉林农业大学

植物病理学

博士

2011 - 2013

吉林农业大学

植物保护

硕士

2007 - 2011

吉林农业大学

植物保护

学士

工作简历

2020-今 best365网页版登录官网 副教授

2019-2020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副教授

2016-2019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讲师

三、 研究方向

1)微生物资源与利用

2)植物病原真菌学

四、 教学科研概述

教学方面

主要为本科生讲授《植病研究法》和《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2门课程。

主持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和山西农业大学教学改革重点项目1项,主持院教改项目1项。

获第三届全国植物病理学教学研讨会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三等奖1项。

获山西农业大学2021年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三等奖。

科研方面

主持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计划项目1项。

指导学生完成山西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1项。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核心及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5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2篇)。

获山西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1项。

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

共主持和参与科研教学课题11项,参与制定吉林省地方标准10项。

五、 主持科研教学项目

1. 霍氏肠杆菌TY18对三唑酮高效降解的分子机理研究(主持)

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由探索类)面上项目(20210302123405),2022-2024。

2. 霍氏肠杆菌TY18中三唑酮降解基因克隆与功能解析(主持)

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2021L102),2022-2024。

3. 恶臭假单胞菌对五氯硝基苯降解功能的研究(主持)

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青年科技研究基金项目(201701D221191),2017-2019。

4. 引起玉米穗腐病的禾谷镰刀菌LAMP快速检测体系的建立(指导教师)

山西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2018103),2017-2018。

5. “两性一度”标准下植病研究法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主持)

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J2021203)和山西农业大学教学改革重点项目(ZD-202103),2021-2023。

6. 《植病研究法》与课程思政的融合路径研究(主持)

best365网页版登录官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ZBXYSZ202102),2021-2023。

7. 山西省主要经济作物病害的病原学研究(主持)

山西农业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2016YJ11),2017-2020。

8. 绿针假单胞菌ZL3抑菌VOCs的结构解析及对灰葡萄孢的作用机制研究(参与)

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由探索类)面上项目(20210302123404),2022-2024。

9.暹罗芽孢杆菌YJ15产生的VOCs和抗菌蛋白对灰葡萄孢协同抑菌机制研究(参与)

山西省高等学校创新计划项目(2019L0390),2019-2021。

10. 新农科背景下微生物学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研究(参与)

山西农业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培育项目(PY-202001),2020-2022。

11. 核桃内生菌Ht-q6生防菌剂的研制及在设施蔬菜病害中的应用(参与)

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03D221010-2),2017-2019。

六、主要科研论文

1. Wang Yan, Zhang Xiqian, Wang Lin, Wang Chunwei, Fan Weixin, Wang Meiqin, Wang Jianming. Effective biodegradation of pentachloronitrobenzene by a novel strain Peudomonas putida QTH3 isolated from contaminated soil.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2019, 182: 109463. (SCI二区TOP,IF:6.291)

2. Wang Yan,Wang Chunwei,Ma Yurong,ZhangXiqian, Yang Hongbin,Li Guangxin,Li Xinfeng,WangMeiqin,Zhao Xiaojun,WangJianming,Zhang Xianhong. Rapid and specific detection ofFusarium acuminatumandFusarium solaniassociated withroot rot onAstragalusmembranaceususing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 European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 2022, Accepted.(SCI三区,IF:1.907)

3. Wang Yan, Wang Chunwei, Wang Lin, Zhang Xiqian, Yan Jiaqi, Wang Jianming, Wang Meiqin. Development of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 assay for rapid detection of Fusarium proliferatum causing ear and kernel rot on maize. Crop Protection 2020, 132: 105142. (SCI二区,IF:2.571)

4. Wang Yan, Gao Jie, Yang Lina, Wang Xiaomei, Wang Chunwei. First report ofFusarium oxysporumcausing stem rot onPhilodendron oxycardiumin China. Plant Dis. 2016, 100(3): 650. (SCI一区,IF:4.438)

5. Wang Yan, Gao Jie, Wang Chunwei. First report ofFusarium proliferatumcausing fruit rot on grape in China. Plant Dis. 2015, 99(8): 1180. (SCI一区,IF:4.438)

6. Wang Yan, Wang Chunwei, Gao Jie, Yang Lina. First report ofFusarium acuminatumcausing postharvest fruit rot on storedVaccinium corymbosumin China. Plant Dis. 2016, 100(12): 2527. (SCI一区,IF:4.438)

7. Wang Yan, Liu Chang, Gao Jie, Wang Chunwei, Cui Lili, and Li Aijun. Dissipation behavior of hexaconazole and kresoxim-methyl residues in ginseng and soil under field condition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2015, 187(1): 1-10. (SCI四区,IF:2.513)

8. Wang Yan, Wang Chunwei, Gao Jie, Liu Chang, Cui Lili, and Li Aijun. Dissipation, residues, and safety evaluation of trifloxystrobin and tebuconazole on ginseng and soi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2015, 187(6): 1-11. (SCI四区,IF:2.513)

9. Wang Yan, Wang Chunwei, Li Aijun, Gao Jie.Biodegradation of pentachloronitrobenzene byArthrobacter nicotianaeDh79. Letters in Applied Microbiology 2015, 61(4): 403-410. (SCI三区,IF: 2.858)

10. Chunwei Wang,Yan Wang, Lin Wang, Weixin Fan, Xiqian Zhang, Xufeng Chen, Meiqin Wang, Jianming Wang. Biocontrol potential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fromPseudomonas chlororaphisZL3 against postharvest gray mold caused byBotrytis cinereaon Chinese cherry. Biological Control 2021,159:104613. (SCI 2区TOP, IF=3.687,通讯作者)

11. Chunwei Wang,Yan Wang,Lin Wang,Xinfeng Li, Meiqin Wang, Jianming Wang*.Fusariumspecies causing postharvest rot on Chinese cherry in China. Crop Protection 2021, 141: 105496.(SCI二区, IF=2.571,通讯作者)

12. Wang Chunwei,Wang Yan, Gao Jie, Liu Chang, Cui Lili, and Li Aijun. Dissipation and residues determination of propamocarb in ginseng and soil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2014, 186(9):5327-5336.(SCI四区,并列第一作者,IF:2.513)

13. 王燕,王春伟,王琳,荆琦,高海馨,余廷濠,王美琴,张作刚,王建明.樱桃灰霉病菌LFD-RPA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J].植物病理学报, 2020, 50(2): 238-245.

14. 王燕,王春伟,王琳,李志远,张曦倩,刘峥,陈二毛,王美琴,张作刚,王建明.甜瓜镰刀菌果腐病新病原菌Fusarium incarnatum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J].园艺学报, 2019, 46(3): 529-539.

15. 王燕,王春伟,王琳,刘倩如,董田,侯普兴,张曦倩,王美琴,张作刚,王建明.梨灰霉病菌拮抗细菌Pseudomonas extremorientalis的鉴定、发酵条件优化及防效评价[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9, 35(3): 437-448.

16. 王燕,王春伟,张曦倩,王碧悦,周书悦.Pseudomonas putidaQTH3对五氯硝基苯的降解特性[J].农药, 2019, 58(6): 431-435.

17. 王春伟,王燕,张曦倩,董田,温智浩,刘倩茹,李田丽,王怡惠,王赛风,张作刚,王建明,王美琴.拮抗细菌菌株YJ15的分离鉴定、发酵条件优化及对越橘灰霉病的防效[J].园艺学报, 2018, 45(10): 1905-1916. (通讯作者)

18. 王春伟,王燕,张曦倩,张作刚,王美琴,王建明.越橘镰孢果腐病菌的生物学特性测定及防治药剂初步筛选[J].园艺学报, 2017, 44(8): 1589-1598. (通讯作者)

19. 王芝涵,王春伟,高海馨,荆琦,余廷濠,王燕.引起玉米穗腐病的禾谷镰刀菌LAMP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J].江苏农业学报, 2019, 35(3): 581-585. (通讯作者)

20. 王燕,王春伟,高洁,崔丽丽,吕雁斌. 24种杀菌剂及其相关配比对人参根腐病菌的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J].农药, 2014, 53(1): 61-65.

21. 王燕,王春伟,高洁,许允成,崔丽丽.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研究吡唑醚菌酯在人参根、茎、叶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及最终残留量[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4, 35(3): 69-73.

22. 王燕,王春伟,高洁,崔丽丽,许允成.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研究腈菌唑在人参根、茎、叶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J].中国中药杂志, 2014, 39(13): 2464-2468.

23. 王燕,王春伟,高洁,崔丽丽.烯酰吗啉在人参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及膳食风险评估[J].食品科学, 2014, 35(14): 170-174.

24. 王燕,王春伟,高洁,崔丽丽,吕雁斌.咪鲜胺在人参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及安全性评价[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4, 45(3): 25-30.

25. 王燕,王春伟,高洁,马晶晶.不同杀菌剂及其配比对人参菌核病菌的毒力测定[J].北方园艺, 2014, 7: 115-119.

七、成果专利

1. 成果

1. 植物病原镰孢菌种类分布及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2018-Z-2-015)(4/6)

山西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人参安全优质生产农药减施综合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应用(KJ2017-R2-024-15)

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

3. 参与制定10项吉林省地方标准:

人参中11种农药残留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2/13)。

农药在人参上的使用准则(系列标准)

第6部分:氟吗啉在人参使用准则(4/13);

第7部分:吡唑醚菌酯在人参上的使用准则(4/13);

第8部分:异菌脲在人参上的使用准则(4/13);

第9部分:咪鲜胺在人参上的使用准则(4/13);

第1部分:丙环唑在人参上的使用准则(12/14);

第2部分:戊唑醇在人参上的使用准则(12/14);

第3部分:腈菌唑在人参上的使用准则(12/14);

第4部分:多菌灵在人参上的使用准则(12/12);

第5部分:福美双在人参上的使用准则(12/12)。

此外,参与完成了14种农药在人参上的登记。

2. 授权专利

暹罗芽孢杆菌及其应用[P].山西:ZL 201811232841.X(第二)

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FS6及其应用[P].吉林:ZL201410581729.2.(第四)

八、荣誉奖励

(一)省部级以上

1. 2014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 2015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3. 2016年,吉林省优秀博士论文;

4. 2020年,第三届全国植物病理学教学研讨会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三等奖1项。

学院信箱:sxndzbxy@163.com

太谷校区地址: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铭贤南路1号        邮编:030801      版权所有:best·365网页版(VIP登录)官网 - BinG百科

龙城校区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龙城大街81号      邮编:030031      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审批号 (晋)ICP备05000473号

学院官微
Baidu
sogou